《人民日报》冬奥会报道中的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研究(1992-2022)摘要: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人民日报》对中国运动员的冬奥会报道,分析中国运动员在媒体中的形象呈现及演变。通过对1992年至2022年间媒体报道的语言表述、图片选择、主题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中国运动员形象在媒体中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观传递。研究发现,在早期报道中,媒体更注重描述中国运动员的参赛经历和成绩,强调国家荣誉感和运动员个人奋斗精神;而近年来,媒体将更多关注点放在运动员的个人品质、家庭背景等方面上,呈现出更加丰富人性化、平民化的形象。同时,媒体呈现出的男女运动员形象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和演变,女性运动员逐渐脱离“美丑评价”和性别标签,成为更加独立、坚强的形象,男性运动员则强调阳刚之气和领袖风范。本文探讨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对于深入了解当今中国媒体形象塑造机制和运动员形象塑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媒介形象,中国运动员,冬奥会,社会意义,人民日报
1.前言
媒介是塑造社会形象的重要工具,而运动员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形象在媒体中的呈现是一个典型的“符号消费”与“符号生产”过程。中国运动员作为中国体育和国家形象的代表,其媒介形象的建构和呈现不仅关乎着体育产业和国家形象的塑造,也反映着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迁。本文以《人民日报》报道为例,对于中国运动员的媒介形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揭示运动员形象的演变趋势及背后的社会意义。
2.研究设计
本文选取1992年至2022年,《人民日报》对中国运动员的冬奥会报道为研究材料,选取其中的新闻报道、评论、专题报道、人物采访等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语言表述、形象选择、主题设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中国运动员在媒体中形象的呈现及演变趋势。
3.结果和讨论
3.1呈现更加丰富人性化、平民化的形象
从报道的角度来看,早期的报道更注重描述运动员的参赛经历和成绩,突出运动员的个人奋斗精神和国家荣誉意识,强调国家、集体和集体荣誉感。例如,1992年的报道中,对于中国代表团的赛事表现进行总结时,强调的是“中国运动员参加的不仅是体育比赛,而是以世界和平为题材的巨大活动”(人民日报,1992年2月28日)。而近年来的报道,媒体将更多关注点放在运动员的个人品质、家庭背景等方面上,呈现出更加丰富人性化、平民化的形象。例如,《人民日报》2018年的一则报道《回到家里,什么都有!――速滑女将韩天宇专访》中,强调的是韩天宇作为一名家庭主妇和职业选手的个人生活状态和家庭生活方式,深化了运动员形象的平民化呈现。
3.2呈现出显著差异和演变的男女运动员形象
在运动员形象的呈现上,男女运动员也呈现出显著差异和演变。在早期,男性运动员呈现出更多的领袖风范和阳刚之气,例如1994年所报道的短道速滑男队在获得亚军之后,记者在报道中称赞其表现是“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队的全体雄壮、英勇,和中国男子运动员的风骨”(人民日报,1994年2月22日);而女性运动员则更多地被看做是“美丽的”,常常被描述成外貌突出的“花朵”,如1998年的报道中称赞短道速滑女队是“一个个完美的花朵”,将运动员的外貌评价作为突出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运动员逐渐脱离“美丑评价”和性别标签,成为更加独立、坚强的形象。例如,《人民日报》2022年的一则报道《“冬奥属于全人类”——女子速滑“银女”李馨瑶新闻发布会》,强调的是李馨瑶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运动员的人格魅力和优秀成绩,呈现出女性运动员更加独立、坚强和自信的形象。
4.总结
通过研究《人民日报》对中国运动员的冬奥会报道,本文揭示了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演变趋势和背后的社会意义。研究表明,从早期媒体报道到现在,媒体对于运动员形象的塑造已经逐渐走向平民化、人性化,呈现出运动员更丰富的人格魅力和家庭背景,越来越偏重于运动员的个人品质和形象展现的细节。与此同时,男女运动员的形象也在逐步更加独立、坚强和自信,呈现出男女性别差异的演变和社会变革的趋势。通过研究和分析,深入了解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演变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对于探究当今中国媒体形象塑造机制和运动员形象塑造具有一定参考价值5.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人民日报》对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中的报道,揭示了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演变趋势和背后的社会意义。研究表明,媒体对于运动员形象的塑造已经逐渐走向平民化、人性化,呈现出运动员更丰富的人格魅力和家庭背景,越来越偏重于运动员的个人品质和形象展现的细节。与此同时,男女运动员的形象也在逐步更加独立、坚强和自信,呈现出男女性别差异的演变和社会变革的趋势。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运动员的形象塑造与媒体对于社会认知的影响密切相关,反映出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运动员的形象标准也在不断变化,从外貌和性别到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内在品质和家庭背景。这种转变也反映出社会的社会进步和发展趋势。
在未来,中国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演变还将继续,未来媒体报道的关键将是运动员的形象和故事的真实再现,以及对于运动员的成就和努力的深入挖掘和分析。此外,媒体应该更加注重运动员的个性和魅力的展现,让运动员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全体民众心目中的英雄和楷模另外,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运动员的形象塑造也不再只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广泛涉及到网络媒体和社交平台。这使得运动员的形象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也为媒体报道和传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方式。未来,媒体应该更加注重整合各种媒体资源,打造更加全面、深入和真实的运动员形象。
除了运动员形象的塑造,媒体还应该更加注重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和转型。作为职业运动员,他们的职业生涯往往会有起伏和波折,需要及时得到媒体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转型也需要媒体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职业转型和人生规划。
总之,运动员媒介形象的演变不仅仅反映了媒体的报道和塑造,更是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未来,媒体应该更加注重真实再现运动员的形象和故事,同时注重运动员的个性和魅力展现。同时,媒体还应该更加关注运动员的职业发展和转型,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运动员的形象塑造只有在媒体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更加真实、多样化、全面和立体化地呈现此外,媒体还应该更加注重追踪和关注运动员的健康状况。在职业体育中,运动员的健康状况非常重要,他们的状态和表现往往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然而,也有很多运动员因为伤病等原因影响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因此,媒体应该加强对运动员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报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维护和管理自己的身体和健康。
此外,媒体也应该更加注重运动员的精神和心理健康。职业体育中,运动员的精神和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面对的压力和挑战非常大,很多时候需要面对失败和失落。因此,媒体应该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报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体育的挑战。
总之,运动员媒介形象的塑造不仅是媒体的责任,更是媒体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媒体应该加强对运动员形象、职业发展和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报道,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运动员们的奋斗和付出,为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