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里川/文**
2025年7月20日,中国足球协会发布公告,强烈谴责天津赛场上针对韦世豪的辱骂事件,并明确表示坚决反对此类行为。天津足球协会随后发布声明,宣布带头辱骂韦世豪的球迷将被行政拘留7天,并且禁止其在未来观赛。
事件发生在7月18日,2025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17轮,天津津门虎队主场迎战成都蓉城队。比赛过程中,部分主场球迷通过扩音设备持续高分贝辱骂成都前锋韦世豪及其家人,导致韦世豪情绪失控,连续两黄被罚下场。由于谩骂声过于刺耳,赛事转播不得不进行了消音处理,但音浪依然刺痛人心。韦世豪在离场时情绪崩溃,痛哭失声。赛后,成都蓉城的球迷纷纷涌入球队官方社交平台,要求俱乐部对此事件作出正式回应。
尽管球员遭遇辱骂并不罕见,但如此公然针对球员家人的侮辱,实属少见。这一幕让人不禁深思:这还是我们应有的中国足球吗?
赛后,成都蓉城球员甘超在微博上发声,表示:“祸不及妻儿,家人无辜。某些看台上的行为,连最基本的人性底线都没有。”这一话语引发了广泛共鸣。试想,自己的家人在公共场合遭遇如此侮辱,内心的感受难以想象。球场看台本应是观赛的场所,而不是某些球迷发泄恶意、攻击他人的“私人领地”。它应当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约束,这已是社会共识。毫无底线的辱骂和恶意攻击,已经扭曲了足球生态。正如中国足协所言,任何针对球员及其家人的侮辱行为,都是对足球精神的亵渎,违背了足球文化的核心理念。
令人担忧的是,这类事件近年来愈加频繁。成都蓉城的球迷曾经也在场外引发过争议。就在上个月,在中超联赛中,河南酒祖杜康队在主场以3:2战胜成都蓉城。赛后,一些成都球迷在场外张贴侮辱河南足球的贴纸,并恶意破坏河南足球前投资人的肖像。更早之前,在2024年9月,成都蓉城到河南比赛时,两队球迷便发生了摩擦。类似事件时有发生,令足球环境更加复杂。
这些纷争必须依法依规妥善处理,过度纠缠、无休止的报复只会加深对立,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从技术层面来看,球迷的辱骂行为直接扰乱了球员的心理状态,使比赛失去了公平性。以天津与成都的这场比赛为例,韦世豪在情绪失控下连吃两张黄牌,被罚下场,直接影响了比赛的进程。这种恶劣的行为破坏了职业联赛的秩序,成为了令人讨厌的“剧情加戏”。在中超的直播镜头前,场面屡屡上演这些丑陋的戏码,势必对中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一些理智的球迷甚至表示,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受到影响,今后或许会限制他们去现场观赛。如果这种思潮蔓延,球场的观赛人数可能会大幅下降。
球员与球迷是职业联赛和城市足球的根基,双方的冲突和敌对必然会动摇联赛的基础。有人错误地认为,球场上的辱骂声是足球的一部分,这种思维无疑是极其荒谬的。侮辱与谩骂与足球本无任何关系,所谓的“足球文化”不能成为展示肮脏语言的遮羞布。将这类行为与足球文化捆绑,只会让公众的关注从足球的真正魅力上偏离,逐渐侵蚀足球文化的根基。
在中国足球整体水平较低迷的当下,保持联赛的平稳发展和保护中国足球的血脉,才是未来崛起的关键。暴力和侮辱所代表的所谓“激情”,只会让人们的失望情绪继续蔓延,最终使中国足球陷入更深的困境。球迷与球员之间并无难以调和的矛盾,更没有永远无法解开的“世仇”。文明观赛、文明对待他人,变得愈发重要。与其互相诋毁,不如共同支持;与其互相拆台,不如互相协作。
针对足球领域的恶劣行为,早已近乎接近足球流氓的行为模式。中国足球不能容忍足球流氓的存在,我们绝不能任由这些行为“生长”起来。当前,中国足球要严肃整治不正之风,不仅要从球队、球员层面入手,更要在球场和球迷的层面展开全面治理。
这些年来,关于球场暴力和侮辱行为的整治工作并未停止。今年5月,青岛海牛队的球迷因对球队表现不满,集体辱骂球员,最终遭到足协处罚,实施空场并罚款。对于这种不正当现象,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打破“法不责众”的惯例,依法严格追责,提高违法成本,遏制不理智球迷的肆意行为,还球场与看台一片洁净。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